2015年宁波外事学校经贸类专业招生简章
[2015-06-01]2015年宁波外事学校TAFE学院招生简章
[2015-05-21]2015年宁波外事学校学前教育招生简章(2015-4-30更新)
[2015-04-30]2015年宁波外事学校招生简章(初稿)
[2015-04-30]2015年宁波外事学校招生简章(2015-4-30更新)2015年宁波外事学校提前艺术自主招生简章
[2015-04-30]2015年宁波外事学校六年一贯制招生简章
[2015-04-30]2014年宁波外事学校艺术类专业提前自主招生、学前教育专业招生简章
[2014-04-14]2014年宁波外事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招生简章
[2014-04-13]2014年宁波外事学校艺术类专业提前自主招生简章
[2014-04-13]2013年宁波外事学校艺术提前自主招生简章
[2014-04-19]2013年宁波外事学校学前教育招生简章
[2014-04-19]2013年宁波外事学校招生简章
[2013-10-15]2012年宁波外事学校报考指南
[2012-09-22]一所追求国际化办学品质的学校一所让你体验和实现成功的学校宁波外事学校·宁波市文艺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宁波外事学校是宁波市教育局直属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占地268亩,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是宁波市“标志性、窗口性、示范性”的中等职业学校。一流的师资队伍和现代化的硬件设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学校曾获得宁波市首批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宁波市师德创优先进集体、宁波市五一文化奖、宁波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浙江省文明单位、全国学校文化建设金奖、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国学校对口支援工作先进集体、
宁波外事学校是宁波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培养国际化中级涉外人才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的前身是诞生于
1959
年的宁波市职工教师培训班,随后历经多次办学模式的调整,于
2002
年成立了以“国际化、多元化、品牌化”为三大战略,“以立足国际视野、培养国际化人才”为办学理念,以英语、日语、德语、法语、韩语、俄语、西班牙语七个语种的教学能力为依托的浙江省首家涉外中等职业学校――宁
波外事学校。今年
9
月,一座占地268
亩、融欧陆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新外事学校正式投入使用。为体现学校建筑个性,同时与外事学校办学定位相呼应,新外事学校在总体布局、建筑形态、单体立面风格、人文景观设计等方面,体现欧陆新古典主义风格,为成为“宁波市标志性、窗口性、示范性的中等职业学校”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学校对口支援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学校文化建设金奖、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浙江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
40
多项荣誉称号,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的高度认可。目前学校共有71
个班级,2554
名学生,220
名教职员工。一、构建三大专业群,凸显学校办学优势。
在教育局专业统筹调整后,学校重构了外经外贸专业群、艺术专业群和学前教育专业群,凸显学校的办学优势。以多语种和涉外服务专业系列化为主要发展方向的涉外专业群,通过
多语种和商务、贸易、财会、服务四大模块相结合,多点交叉,构建出商务英语、商务韩语、应用日语、应用法语、工商企业管理(德语)、涉外金融等涉外专业,服务宁波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艺术类专业群则由音乐、舞蹈、影视表演和戏曲(越剧)四个模块组成,通过
构建“课堂、训练、舞台”三维一体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打造文艺精品,已形成专业技能突出、演出能力强、升学率高的强势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群已形成五年一贯制、高职预备班和中专就业班为一体的复式专业群。该专业群融入学校多语种和艺术教育的元素,通过园校合作,成为我市培养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人才基地。
二、追求国际化品质,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目前,已有
韩国国立顺天大学、德国亚琛
Pius
中学、英国
Perth
学院、美国爱荷华大学等
22
个国外高校在课程体系的构建、师资队伍的建设、成长伙伴平台的搭建等方面与我校建立合作办学关系。
引进了包括
日语等级考试、韩语等级考试、英国伦敦城市行业协会国际通用职业证书等
多种
国际考核评价标准;引进了澳大利亚、法国、日本等
5
个国家的原版教材,先后已有19
名外教来我校执教。日语专业每年组织一次“走进日本”夏令营,法语专业接纳法方学生到南苑饭店等合作单位实习实训,德语专业开展的与德国亚琛市
PIUS
中学的学生互访活动已成为
“宁波――亚琛友好城市”文化交流的亮点。此外,我校艺术团赴悉尼歌剧院专场演出、德国和奥地利巡回演出等交流活动广受好评。目前,学校正有效推进基于宁波市教育局与澳大利亚西悉尼教育局战略合作背景下的中澳
TAFE
合作项目。
三、建构组织文化体系,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通过校
徽、校牌、校歌等具有特色的标识传达学校的文化特色;通过工作制度、人事聘用制度、职务聘任和管理制度、分配制度、奖励制度等五大刚性制度和荣誉休闲制度、嘉奖令制度、疲劳假制度、一晚一早制度、老年教师午休制度、调休制度、贺礼制度、特殊工作制度等八大柔性制度,形成了制度与人文相融的学校管理模式;学校积极倡导以“一个校训”(心向善、志高远)、“三个标准”(“全力以赴,追求完善”的价值标准,“人品、态度、业绩、能力”的评价标准,“敬业、协作、友爱、诚信”的精神品质标准,)、“一个目标”(全国
1000
所改革创新型示范学校)为核心的“一三一”精神文化工程,逐步实现了学校、教师、学
生的同步发展。
四、构建立体化的办学模式,拓展职业教育的外延。
学校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新路子,从终身教育的视野里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构建了全日制教育与业余培训、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教育与实业相结合的立体化办学模式。
1
、全日制教育与业余培训的结合。学校下属的珐诗外国语培训中心学历和非学历培训达
4200
多人,其中,外语类非学历培训年均达
2400
余人。培训中心已成为宁波十大教育培训机构之一。
2
、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结合。通过与宁波教育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进行
3
+
2
协作办学,挂靠自学考试、教育学院,依托电大定向开设相应专业等形式,实现中职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直接结合,借此提升学历层次和对社会的适应性。
3
、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的结合。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优质课程资源、优秀外教和科学的国际语言评估体系,与日本京都国际语言学校、德国亚琛
Pius
中学、英国
Perth
学院、澳大利亚精英中学、美国肯尼迪高中、美国爱荷华大学、韩国国立顺天大学、韩国顺天青岩高中等
22
个国外院校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关系,通过教育教学交流、师资互派、学生输送、信息共享等,逐步提高我校的国际化水平。
4
、教育与实业的结合。依托学校外语和艺术资源,先后创办了中泰教育旅游有限公司,珐诗翻译服务有限公司,珐诗教育图书有限公司,珐诗文化艺术经营公司,加上原有的宁波电视机元件厂,校办实业总数已达
5
个,同时与美国著名连锁酒店合作创办了宁波桔子酒店,使之成为了我校酒店专业的实训基地。
五、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学校始终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办学方针,在日常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服务技能为目标,把技能作为衡量学科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三校区所有就业类专业适时调整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技能课的课时比例,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在高三“顶岗实习”的基础上,逐步在高一、高二涉外酒店管理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开展为期二星期的“工学交替”见习试点工作。建筑类专业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建筑工作需求的新型技能,开展教学训练项目。浙江省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方案的制定工作也在我校逐步实施。同时积极引入、完善各类社会评价体系,并以此作为学科改造的基本框架和教学评估标准。涉外类专业引入会计上岗证、单证员考试、公共英语考试、韩语初、中级、日语等级考试等多项等级证书考试,为学生持“双证”毕业提供了支持。目前,学校就业类专业毕业生双证率达到
85%
,一次性就业率达98.1%
。六、持续有效的德育品牌工程,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
德育是中职学校的立校之本。学校以“人人德育、德育人人”为核心的《全息式德育教育模式》曾获浙江省首届优秀职业教育成果一等奖。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以“千分制”为载体的学生评价体系,以强化学生的德育内化为主。通过文明岗、劳动周、主题班团课、军训、运动会、升旗仪式等载体,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和劳动意识;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以校训“心向善、志高远”为切入点,积极倡导“文化导向的德育模式”,以
“善”“孝”“诚信”“文明”等传统文化为切入口,牵引学生成长,促进职业发展,提高德育质量,推动学校发
展。
学校发展目标
1
、迁入新校后,
根据市教育局的部署,
学校将进一步优化国际化的办学品质。目前,学校有
2
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与德国亚琛Pius
中学、澳大利亚精英中学、美国肯尼迪高中、日本明德义塾高等学校、韩国顺天青岩高中等22
个国外学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在新校背景下,学校将推出面向全球的国际交换生项目。两年内,
将形成每年100
名宁波学生赴海外学习,100
名国际学生赴宁波学习的交换生规模。2
、着力推进基于宁波市教育局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教育部战略合作背景下的两个国际合作项目:中澳TAFE
合作项目和宁波汉学体验中心项目。希望能借此形成中高职贯通的新型中职教育模式,推进我市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换、课程改革的进程,提升我市中职教育的国际化程度,提升中职教育对社会的吸引力,提升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3
、依托强大的艺术实训设施设备,进一步发挥文艺学校在文化大市建设中的作用。培养一支专业的编、导、创、演的师生队伍,出精品,出人才,进市场、进社区,校团合作,学演结合,就业升学并举,成为我市文化艺术事业中的一支新军。